中国联通IP RAN设备集采落幕 中兴华为获九成份额

C114 中字

  市场

  在移动回传分组化的技术选择上,业内就“PTN与IP RAN”两种方案争论了多年。在中国移动明确将PTN作为唯一方案之后,中国电信与联通对技术选择开始变得更加慎重,自2010年开始两大运营商也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建设。

  中国联通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对分组传送技术的实验室测试,并开始在北京、上海、长沙、沈阳、武汉等多个城市进行分组承载网的商用试点建设,对PTN与IP RAN进行试点评估。2011年初,中国电信在杭州、金华、镇江、苏州、深圳等城市进行了分组承载网的试点工作,PTN与IP RAN技术同样在列。

  单纯的比较PTN与IP RAN的优劣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国内三家运营商的业务应用特征不同、现网资源拥有量也不同。中国联通之所以选择IP RAN,在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看来,“现阶段联通主要考虑网络需求以及综合承载,未来也会演进到LTE,所以我们在汇聚层、核心层提出了三层功能的要求,以及一些其他数据协议的支持。汇聚、核心层的设备都是IP RAN,接入层设备也有很多PTN,只有性能要求是硬性规定。”

  当然,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全业务发展是国内运营商共同的发展战略,只是网络演进的路线不同,网络演进的最终目标将是基于分组的、集动态承载和运营维护于一身的综合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