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器件产业遭遇“增量不增收”

C114 中字

  不少厂商人士指出,运营商集采规定单位价格都有一定百分比降低,但为了“活下去”厂商依然趋之若鹜,但最后结果是厂商中标后以次代好、延期甚至不交付。从集成供货角度而言,运营商集采的价格压力也会从系统厂商转嫁到器件厂商头上。

  某位厂商人士还表示,在低端器件产能过剩的今天,大家都知道要迈向高端,但微利、亏本参加集采令企业无法得到输血,只能长期在低端徘徊。同时还了解到,发起低价竞争的厂商,不排除有资本市场层面考虑,希望以跑量来刺激股价或吸引投资。

  之前,业内就一直有观点认为,虽然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也孕育了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全球光网络通信市场的重要玩家,但我国光通信产业在核心芯片和器件方面一直是短板。可喜的是,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即将出台的宽带中国战略中,将对40G/100G高速传输、重点光网络设备、光器件等领域进行重点扶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