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2012年10月11日夜里的“最热词汇”。大洋彼岸的斯德哥尔摩,此刻是10月11日下午13时许,几分钟前,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
大洋此岸的中国,忽略海底光纤信号的长距离延时反应,这一消息通过网络几乎是同步传递给了中国人,一下子兴奋了好几亿人的神经。
眨眼间,新浪、搜狐等的微博上,全部是关于“莫言获奖”的讨论;移动、联通的“手机报”,头条就是“莫言获奖”的消息;腾讯号称受众超过6亿人的“跳窗”新闻,没有悬念地弹出来告诉你“莫言得奖啦!”
现今,信息传递已经从神秘的摩尔斯电码发展到有线电话、移动设备、光纤宽带时代。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基本的通信联通,人们花费在信息娱乐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用于通信的时间。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以视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高带宽业务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铜线接入网络将无法满足未来宽带业务发展的需要。数据显示,2010-2015年全球互联网流量预计将增长4倍,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26倍。近日,联合国宽带委员会首次发布全球宽带报告显示,为应对严峻的带宽挑战,全球119个国家制定了国家宽带计划。而中国正在筹划的宽带中国战略也有望在年内出台,届时将对整个光通信行业带来福音。
所谓饮水思源,在如今人们享受着光纤通信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不能忘记第一位提出将光纤作为通信介质、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高锟先生开始研究如何将光纤作为通信介质,他指出,衰减率的产生除了是因为玻璃本身含有杂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光纤本身的一些根本物理效应。这一研究结果于1966年发表,并首次提出,建议使用玻璃纤维来实现光通信。这一概念(尤其是实现光通信的基础结构和材质方面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描绘了当今的光纤通信概貌。
在1966年,高锟先生首次提出当玻璃纤维的衰减率低于20dB/km时,光纤通信即可成功。但是当时的光纤制造技术对于衰减率的控制仅能达到1000dB/km。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高锟指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是制造可用于实现光通信的光纤的首选材料。后来人们认识到,高锟的这些观点对未来整个通信产业所起到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在光通信发展的历史中,高锟先生扮演过很多重要的角色,为了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光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他不仅奔走于工程界,甚至还奔走于商业领域,他拜访过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也去过单纯的玻璃加工厂,为了改进光纤加工工艺,他与不同的人们包括工程师,科学家,商人等进行探讨。
不过,直到2009年,高锟才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人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高锟已患上老人痴呆症(阿滋海默氏病),基本上忘却了自己毕生研究、造福世人的光纤科技。他的夫人遗憾地说,这个诺奖早颁发给他就好了。是啊,如果他能够更早获奖,也许他可以避免或推迟老人痴呆症,能够继续他在光纤科技与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光纤之父”。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