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包括上网卡、手机和平板电脑,2011年的业务增长达44.3%,其中智能终端整体出货量近1.5亿部。企业业务方面该公司以“云计算”为切入机会,通过并购补齐了其服务器、网络、存储、安全四大基石,正与思科、惠普等原领导者展开正面对决——而这也被视为其北美受阻的根本原因。
“作为从事ICT的专业厂家,实现‘高带宽多业务零等待’是我们的梦想。二十多年的积累,使我们有可能集中人力、物力,在信息接入、汇聚、传输、交换、存储等主管道加强投入,突破关键的技术屏障和匹配市场需求,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机遇。”郭平说。
从野蛮增长到精耕细作
郭平宣称,抓住机遇、战略聚焦、简化管理,是华为未来五年实现有效增长的核心措施。
文章称,MBB、FBB和骨干网络解决方案实现全球领先,是华为2013年要聚焦的战略方向。而华为的价值决不仅仅在于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更在于帮助客户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成为客户可以信赖的伙伴。
“我们有限的力量只可能做好有限的事情,要控制扩张的冲动,问责乱铺摊子的主管。”郭平说。这与此前任正非与“诺亚方舟实验室”科学家会谈中“研发要在在优势方面集中发挥”的观点相呼应。
“曾几何时,高速增长是华为的优先追求,超强的执行力是华为的鲜明特征;这造就了华为的快速成长,也形成了华为粗放管理的诟病。”他进一步在文中阐述称,“在趋于平缓的业务增长态势下,我们需要合理的效益来支撑公司战略的持续投入。2013年我们要做厚对客户、对供应商的界面,做实基于客户和项目的预核算,合理地控制成本;及时准确地交付、提高运作质量;降低业务增速下滑后历史问题‘水落石出’的风险,降低生存环境恶化后引发的运营风险,降低业务投资节奏及新业务成长不确定引出的经营风险,提高效益保证我们有质量地持续活下去。”
责任结果导向是华为选拔、评价干部的最重要依据,该公司在新的一年中将持续简化内部管理:“要加强对一线授权,实现机关向服务、支持、监管的转身;机关要精简、流程要简单。要弱化为了考核的财务结算。优化各方面价值评价分配机制,激发全员去奋力创造价值。”
作者:蒋均牧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