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100G:产业界更需要理性繁荣

C114 中字

  OFweek光通讯网,如果非要给100G的商用元年划定个时间,我想不同的厂商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认为是在2011年,有些认为是2012年,有些则认为是在今年。如果非要给100G的系统设备厂商做个排名,我想不同的咨询机构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些认为是阿尔卡特朗讯,有些认为是华为。

  但这所有的争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电信网络的基础骨架——传输网,终于迎来了新的技术与产业变革,而不是继续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苦苦挣扎。在这个刚刚开始的“黄金十年”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产业链环境,实现传输网的理想繁荣而不是昙花一现。

  容量危机加速100G时代

  业界一直有一个观点“无线总是有限的,而有线才是无限的。”

  然而,这却不是事实的全部,传统的光网络也正在逼近它的瓶颈。正如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所讲,1970年到2000年之间,光网络容量平均每年增长78%。但2000年之后,速率增速回落到20%。“近十多年来,光通信没产生过任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WDM、光放大器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我们都在吃老本。”

  另一方面,从1990年至今,互联网流量速率激增,年增速超过40%,已经超过光通信。如此推算,2020年,流量超过单纤容量香农极限,现网技术无法应对,将出现“容量危机”,传送网需要突破性系统技术。

  以中国电信为例,按照目前的流量发展趋势,2017年骨干网最大截面传输带宽约为38Tb/s,最大业务节点容量将达到170Tb/s。很显然,如果还是采用传统10G/40G WDM来进行传输网建设已经不可能了。100G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更重要的是,100G生态系统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商用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 100G技术标准一致性好,在发送侧光信号的调制解调技术一致,都采用PDM-QPSK,在接收侧,ADC、DSP、FEC等技术标准也一致,这为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从产业角度来看,虽然还存在些许短板,但100G所有元器件和子系统都已具备多厂家商用能力;从单位比特成本和功耗表现来看,100G成本已经回落到10G的80%~90%,功耗方面,80波100G的功耗也只是80波10G功耗的78%。

  正如韦乐平所说,100G产业链已经成熟,骨干网将全面转入100G主导的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