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100G:产业界更需要理性繁荣

C114 中字

  可以预见,全球100G的部署正在进入高潮期,这也将100G商用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并正式开启了100G市场未来的“黄金十年”。与此同时,这也对100G系统设备厂商提出了更大挑战:虽然从100G实验室测试研究到现网试点,各厂商设备均可满足现网部署的系列指标,具备商用能力;可是,一旦转入现网集采和规模商用后,就对各系统设备商的设备商用能力再次提出了更高诉求,100G市场的竞争也将不断加剧。

  竞争莫忘理性:黄金更需成色

  在今年四月初,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进行了一次会晤。马云对王晓初直言不讳,“中国电信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埋在地下的、遍及全国的光纤网络,以及架构在此基础之上的传输网络。”

  不仅仅是对于中国电信,对于全球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是如此,传输网可以说是整个基础网络的关键所在,就像是一个人的脖子。但这个脖子所在的产业链却不是很健康;不过,从去年开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在年初中国移动OTN设备集采中,各主要厂商设备招标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滑,价格战并未重现;而在2012年,中国电信的OTN设备集采价格甚至出现了上涨。

  当然,主流厂商在2012年传送网领域并未大打价格战,主要是业绩考核均从重规模转向利润,动力不足。但现在产业界却是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情况,在100G市场上并未形成稳定的势力格局,以阿尔卡特朗讯、华为为代表的第一阵营攫取了绝大部分商用订单;而处于第二阵营的各个厂家现网份额却不高,在某一个运营商或者区域市场订单就能改变市场格局的情况下,针对单一订单的价格战或许会出现。

  有业内人士指出,先圈地再赚钱是设备厂商们普遍采用的手段,但价格战无疑是把双刃剑。如果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将价格打到地板上,就像是中国移动的TD-SCDMA市场一样,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何在?在传送网市场上,100G以及后续的400G技术,在核心技术上是趋同的。

  从100G的价格来看,虽然与业界最乐观的预期“5—6倍10G的成本”,还是有一些距离;但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在10G的价格已经是处于行业最低点,没有继续下探的空间了。而100G的全球规模市场才刚刚开启,伴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价格还有合理下降的空间。

  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回到40G市场上,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在于其羸弱的产业链。面对刚刚开启的100G产业链盛宴,我们更加需要理性繁荣,这将奠定未来十年的格局。传输还不苦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