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发力方向
经过数年的思考和实践,中国移动在SDN上已经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越来越聚焦,目前已经在云数据中心网络、广域网、SPTN和移动核心网等四个方向进行了开发和应用。
云数据中心网络被认为是SDN最容易引人的场景,中国移动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从2013年到2014年测试,发现很有意思的结果,去年大家请我做报告的话,很多交换机的性能是惨不忍睹的,达不到基本的要求,但今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容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部分厂商也开始支持1:1的可靠性,这些都是真正应用的基本参数。”
中国移动在SDN上的第二个场景则是广域网的智能调度,“很多人都公认,SDN很难在大范围广域网实现,其实我们觉得还是有场景的。比如中国移动的骨干网,整体上比较轻载的,利用率不是那么高,但局部拥塞比较严重。大范围的调整是不现实的,必须在局部引入SDN技术,进而实现智能调度,SDN在广域网场景还是比较有用的。”段晓东说。
第三个场景是SPTN,主要是针对现网中大量部署的PTN设备,据相关统计,中国移动在现网中已经部署了超过50万端PTN设备,主要用于基站回传等,SPTN可以有效解决PTN在组网、运维中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正在某省进行进一步试验,未来可能在全国逐渐推广。
第四个场景是移动核心网,这是用户的互联网入口,负责用户的接入控制,负责带宽分配,确实是一个负荷比较高的设备,不单单负责路由,还有很多业务链工作,如何把业务链拉开。“我们已经在3GPP立项,把业务链打开,通过多个部件实现业务。依次通过SDN的控制,特定的流量经过特定的业务,通过业务链的串接,打通不同的网络。”
未来发展建议
在演讲最后,段晓东也给出了对于SDN/NFV后续发展的部分建议。
“整个SDN的产品和研发重心都在数据中心,对于其他场景还是滞后的,我们觉得数据中心和场景应用已经非常好了,大家需要集中力量开发其他场景。”段晓东说。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中心北向接口,“北向接口是非常不完善的,也不支持业务链,一个数据中心以后不可能有两套架构,所以需要完善接口。”
第三个问题是业务链,数据中心不仅仅体现简简单单分配一个网络资源,还需要各种偏业务的网络资源,耦合在一起,给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网络环境,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业务。
第四个问题是南向接口,Openflow协议达到很高的协同性,但还需要很多配合协议,如何去发现、感知和上报网络状态,需要很多协议的配合才能达到NFV最终的应用效果。
第五个问题是非常典型的,SDN的引入消耗了太多的CPU资源,对数据中心的影响非常大。
第六个问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也就是网络维护,NFV事实上形成一个OVerlay的体系,这两个体系怎么配合,成为网络运营中比较现实的问题,如何进行耦合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