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知识扫盲】一分钟教你选购网络设备

太平洋电脑网 中字

    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智能设备的发展,物联网概念早已不再陌生,随着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多,家庭网络情况也变得愈加复杂,作为构建家庭网络环境的基本设备,路由器的作用自然不容忽视,网络设备虽然不像手机等智能产品那样,更新迭代迅速,但也在持续发展,由于关注度不高,很多用户对于路由器的认识还停留在早期的基础网络工具层面,今天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普及路由器的知识。

  【路由器知识扫盲】一分钟教你选购网络设备

  一、百兆路由器VS千兆路由器

  很多家庭用户都认为,路由器只要能够保证网速流畅就好了,因此都会选择一些较为便宜的百兆级路由器,但是随着家中可联网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宽带带宽的不断提升,百兆路由器的负担越来越重,我们知道网络带宽通用的单位是bps,这样,百兆路由器的实际速度大约为10M/s,按照目前中国比较普遍的10M带宽光纤来看,对于家庭联网设备不多以及普通上网用户来说,百兆路由器是够用的,而对于习惯用智能路由器的人来说,无论是拖拉视频、流媒体播放甚至是串流游戏都对路由器着较高的要求。

【路由器知识扫盲】一分钟教你选购网络设备

  此外从性价比上来看,伴随着智能路由器的发展,千兆路由器的价格降幅较大,由于百兆路由器属于入门级路由器,技术较为成熟,许多厂商都只能在价格层面厮杀,大打价格战,虽然目前几十元就能买到一款百兆级的路由器,百元左右就能买到一款智能路由器。但是这也导致质量得不到保障,网络信号稳定性参差不齐,买到好的皆大欢喜,但若是买到次品,则头疼不已。当然百兆级路由器也有几百元的高端产品,但是这个价格却已经可以买到千兆级路由器了。

  因此,对于选购百兆级路由器还是千兆级的路由器上,笔者更倾向于选购千兆级路由器,毕竟网络设备更新迭代较慢,一款路由器的使用时间较长,为日后网络带宽升级留出空间,很有必要,当然对于网络需求简单的用户来说,价格低廉的百兆路由器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产品,物尽其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盲目追求性能,造成性能冗余,大材小用就太不划算了。

  二、内置天线VS外置天线

  天线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信号好坏,对于用户来说首先就会想到天线,因此这也是厂商着重宣传的一个卖点。内置天线、外置天线、单天线、双天线、三天线等等层出不穷,首先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在性能上差别不大,好坏主要还是看厂家的做工,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在挑选路由器的时候大可不必纠结于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信号强度问题是多方面的不是仅仅靠内置和外置能分出好坏的。

【路由器知识扫盲】一分钟教你选购网络设备

  接着咱们再说下天线数量对于信号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承认天线确实影响着信号好坏,家用无线路由器的天线增益一般在7-12dB,不同厂家、天线数量,新的技术(例如智能天线)、甚至土办法(加个弧形易拉罐)都可以适当提高天线增益,但仅仅是能适当提高传输距离。其次就是在协议方面,目前使用最多的是11n协议,而目前最新的是11ac协议,也是目前及未来路由器所主要使用的协议。对于最高支持11g协议的老式无线路由器,一根天线最高支持54Mbps;对于最高支持11n协议的半老不新无线路由器,一根天线最高支持150Mbps;对于最高支持11ac协议的新式无线路由器,一根天线最高支持433Mbps。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路由器天线的数量主要还是取决于路由器本身的传输速率,并不是单纯的天线越多,信号越好。

  三、2.4G频段VS5G频段

  对信号频段不熟悉的朋友,乍一看2.4G和5G很容易以为,5G是2.4G的革新产品,就像手机通信中的2G 3G 4G一样,其实不然,事实上无线路由器的2.4G和5G指得是两个频段,而手机通信中的2G(Generation)、3G指的是第几代通信技术。所以路由器两个频段并不存在传输速度上的差异,它们更像两个车道,互不影响。

  【路由器知识扫盲】一分钟教你选购网络设备

  那么为什么要推出5G频段呢?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干扰,我们知道在WiFi传输中,信号干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平时家用的电脑、微波炉等电子设备都是在2.4G频段下使用,而2.4G频段最多只有11个通道。相较于2.5G,5G频段上的设备就少得多了,此外5G频段的通道数也是2.4G频段的好几倍。如果对路由器稍微有些关注的朋友会发现,今年推出的路由器大多是同时支持2.4G频段和5G频段的双频路由器。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惑了,既然5G频段好,那么为什么还要保留2.4G频段呢?这是因为,5G频段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支持5G频段的设备比较少,许多手机就只支持2.4G频段,其次受技术层面影响,实际的穿墙效果,5G也不如2.4G好,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路由器厂商的新产品都采用双频设计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