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败论英雄 梦回真才基大唐往事

c114 中字

其实,这并非真才基的“原创”,在TD-SCDMA产业发展早期,就一直在采用类似的产业发展思路。只不过,当时产业并未商用,而被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中。从“技术专利化”和“专利标准化”角度来看,在真才基执掌大唐电信集团之前,这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有关键核心技术之后,申请专利是容易的,但如何发挥出专利的价值是个很大的难题,特别是在当时的产业环境下。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激进的专利运营策略,TD将很难吸引到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这对于产业链的壮大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大唐采取的相关策略是符合产业规律的。

image.png

标准产业化是最大的难题,大唐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大约是在2000年左右,大唐电信集团引入麦肯锡进行战略咨询,得出了集中聚焦的策略,将全集团分为无线移动通信、固定无线接入、集成电路等6大战略方向;2001年10月份,开始筹备成立大唐移动,统筹强化在无线移动领域内的布局,重点方向就是TD-SCDMA。

但TD-SCDMA是个产业性工程,只有关键技术和系统设备是不够的,特别需要终端、芯片的支持,但当时的大唐并没有完整能力去独立承担。2002年,大唐联合多家企业发起成立了凯明,但凯明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治理并不合理,没有任何一家股东可以主导,最终遗憾地倒在了TD商用前夜;再后来,大唐又和飞利浦、三星进行合作成立了T3G,大唐和飞利浦各占40%,三星占股20%;2003年,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大唐向展讯转让了部分TD-SCDMA物理层技术;2004年,大唐又和ADI展开了合作,这是一个很利于大唐的合作方案,因为合作的销售权方案权都在大唐手中,双方基于发货量进行利益分成,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大唐当时在国内TD产业中的江湖地位。

直到2008年,随着TD-SCDMA商用牌照的发放,由于面临着同业竞争的问题,大唐开始选择陆续退出诸如T3G等合资企业。与凯明不同,大唐在T3G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

站在当前回顾往昔,我们就会发现,大唐当时在TD-SCDMA芯片上的“进与退”是最好的选择,产业发展不可能没有芯片,也更不可能只有一家企业。大唐的努力只是希望能够推动TD产业尽快前行,在没有能力自己做芯片的时候,这是很务实的选择。当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与资本之后,大唐成立了联芯科技,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image.png

不仅仅是在终端与芯片,在系统设备领域,由于当时大唐聚焦在无线空口、协议栈等层面,在交换机等方面有些能力缺失,所以和上海贝尔进行了合作,双方进行产品捆绑;同时,大唐还引入了ASB的部分投资和生产制造能力。

可以说,在产业化方面,在真才基入主之前,大唐已经做了很多很多的尝试。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