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牵引5G进程 华为今年40亿明年50亿打造端到端商用系统

C114中国通信网 中字

里诺可谓见证了中国力量的崛起,此前点燃国人热情的极化码(Polar Code)入选5G标准,即是发生在此地。而此次的标准制定中,来自中国的企业、机构亦发挥了牵引作用。其中,投入全球无线领域顶尖专家资源来进行5G核心技术研究的华为,为之贡献了大量的原创性成果。

这些成果往往都着眼于解决5G商用道路上的“痛点”、“沟坎”。以上下行解耦为例,杨超斌指出,受限于手机与基站侧的功率和通道数不平衡,手机到基站的上行覆盖半径将严重制约3.5GHz网络的边缘用户体验;而以往行业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按照单频段进行设计的,难以从本质上解决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难题。华为今年年初与产业界伙伴所提出的上下行解耦方案,一举打破上下行绑定于同一频段的传统限制。通过多频段立体协同,在享受3.5GHz下行大容量的同时,得以将5G网络上行承载在较低的1.8GHz甚至更低频段,从而最大化频谱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网络覆盖,最终实现3.5GHz与1.8GHz共站部署同覆盖。

“5G的主要矛盾是覆盖、成本、可靠性。不用说毫米波,3.5GHz基础上进行连续覆盖,对站点数量的需求将是1.8G LTE的数倍,大量新增站址、回传等资源。产业界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做到低成本的5G连续覆盖。”某运营商高层的一席话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正因为有这样的革命性突破,上下行解耦提出后,得到了全世界运营商的一致支持。前不久,英国电信/EE联合华为在商用网络中验证了上下行解耦,测试证明,采用上下行解耦所实现的覆盖范围是不采用该技术的1.73倍,相当于每个基站的覆盖半径扩大了3倍。”杨超斌说道。

压强投入:今年40亿明年50亿

对创新的持续压强投入,是华为身上的一道重要标签,亦是其能够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016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首次超过百亿美元达到763.91亿人民币(按2016年12月31日汇率折算约合110亿美元),占到整体收入的14.6%;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130亿人民币(450.7亿美元)。这也使之在无线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了“2G跟随、3G参与、4G领跑”的逆袭。

在5G上,这家公司更是早在首张4G/LTE商用网络开通的2009年即开始了对5G的研究,并于2013宣布了6亿美元的研究投资(其中不包括产品研发投资),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场景需求设计、概念验证到新技术的研发全程稳居行业最前端,如今业已率先推出了端到端的预商用系统。

在杨超斌口中,华为在世界各地招募无线领域的顶尖专家,将之充分汇聚、利用起来,形成了最宝贵的资源。其第一个5G研究中心即设在移动通信技术传统高地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目前已经在法国、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瑞典和中国的成都、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设立了10多个5G研究中心:“要找到合适的专家,你必须在合适地方设立应的点,才有可能招到顶尖专家。”

作为未来的行业大方向,在华为,参与5G研发工作的有很多部门,涉及终端公司、海思、无线产品线、核心网产品线,作为一个统一项目来推动,预算单列。2016年,成立了专门负责5G产品开发的5G产品线。根据内部规划,这家公司将于2018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全套5G网络设备解决方案,支持全球运营商部署5G网络;也将于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将技术落地为产品的开发工作显然耗资更为巨大。据介绍,华为目前有超过5000人正在从事5G产品开发,仅今年在这项工作上的投入就高达40亿人民币,尚且捉襟见肘,到2018年预算将进一步增至50亿人民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