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二次驱动云计算

猎云网 中字

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则是今年刚刚发布的新概念,核心是在打造自动驾驶体系时,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这一战略将由AliOS联合阿里云、达摩院、高德、支付宝、千寻位置、斑马网络等共同完成。

战略执行上将从云控平台、智能感知基站、协同计算系统三个层面推进。路侧使用达摩院感知基站技术,车的感知与协同计算由AliOS构建,云控平台扮演云端大脑的角色。此前,阿里云已经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高速公路建设。

按照阿里巴巴的构想,智能高速公路将全面支持普通功能车、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赋予驾驶者以“千里眼”和“顺风耳”。路会告诉车“我看到了什么”,车会告诉路“我经历了什么”,大脑则在云端运筹帷幄,人-车-路-云全面协同。即便是高速路上500米外的一个小坑,你的车也能提前“看到”。

究竟为何要把“路”纳入智能体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进行了解释。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即便在一辆车上装满传感器,受限于车子的高度,它仍然会存在盲区;此外,感知雷达的精度范围只有几十米,车速较高的情况下有追尾风险。而一旦采用,它可以把自己的视野‘分享“给车,即便车上没有摄像头,它也能预判每条路的实时路况。

从成本论,中国高频使用的公路非常密集,2017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3亿辆左右,如果我们把这些车通过智能道路的方式完成自动驾驶升级,成本会比实现单车自动驾驶低得多。

目前,阿里无人车已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并在杭州的开放路段进行了多次测试。在此前进行的多次对比路测中,设置了可移动假人从障碍物后突然出现的场景,在不开启道路协同的情况下,紧急避让全部失灵,在开启后紧急避让或停车全部成功。

达尔文计划

达尔文计划的目的,是为企业降低物联网研发成本。阿里云将通过一系列的包括平台、芯片和微基站在内的全链路生态服务,交付给企业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提供底层基础服务。

为此,阿里云与诸多伙伴合作推进。与ASR公司合作推出业内最小尺寸LoRa芯片。同时与广电系达成物联网深度合作,依托频谱资源、物联网全链路资源,快速、低成本地搭建物联网络。

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丁险峰在主论坛上进行了物联网能力展示,他关闭了展区内所有物联网网关,数据大屏上的几十种数据瞬间暗了下来。

随着一声“启动”,主会场对面“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字眼的巨大飞艇有了动作,飞艇上的LoRa物联网关被同时开启。接着现场的物联网设备迅速被飞艇上的信号连接,一个菜鸟无人小车载着包裹,从地面去往地下20米的仓库,来到等候在那里的用户面前。当他拆开包裹的一瞬间,主论坛数据大屏上立即显示包裹被打开。

阿里巴巴以这样的方式昭告对于物联网战略的态度:由飞在天上的飞艇、地下基站共同搭建了一个“阿里云天空物联网”。

这次展示是物联网基础设施的一次具象化表现,背后体现的则是阿里云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也是阿里云将物联网作为战略重心发展的实践行为。

飞天2.0

阿里云公布了面向万物智能的新一代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可满足百亿级设备的计算需求,覆盖从物联网场景随时启动的轻计算到超级计算的能力,这也是阿里云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术升级。

全新一代的飞天2.0拥有更强健的技术设施,包括从秒级启动ECI到云上超算集群的全场景覆盖,云边端一体的协同计算和AI能力,全球可达的网络和对IPv6的全面支持,可让万物能随时随地被连接、计算、智能化。

“飞天2.0支撑了阿里云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针对亿万个端进行广泛适配,可覆盖最后一公里的计算。”阿里云产品总监何云飞表示:“计算是心脏,AI是大脑,IoT是神经网络,这是我们对万物智能时代的构想,也是飞天2.0的设计理念。”

在物联网这个新赛道上,飞天2.0具备更强的连接能力,兼容市面上90%物联网通信方案。

新制造

相比于以上种种业务发布,马云所说的新制造更偏向于“行动纲领”,这将是阿里云未来数年的战略前进方向。

马云表示,中国90%以上的机器设备都没有相互连接,只是一个个孤立的载体。如果把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的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将彻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新制造从根本上颠覆了价值创造的模式。以前是制造者主导,未来是消费者主导。制造者主导的时候,是大企业得益,消费者主导的时候,是有技术有创新的中小企业获益。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要成为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在这一纲领下,阿里云实际上已经有了具体落地的产品,如飞象工业物联网平台和ET工业大脑。

一个月前的重庆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针对工业领域发布了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易部署的工业各领域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云化沉淀到平台上。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因而更渴望运用先进的云计算、物联网技术。飞象平台支持3类云边协同方式,减少80%前端开发时间,减少90%部署环境搭建时间

ET工业大脑的发布时间更早,在2017年3月份,它已经在企业中运用并有了一定成果。攀钢集团是国内率先实现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钢铁企业,阿里云ET工业大脑以数据为切入点,融合攀钢生产系统的海量数据,并对提钒、脱硫、转炉炼钢、精炼、连铸等炼钢全流程相关的生产过程和检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构建钢铁料消耗工艺模型并对关键因素进行算法调优,一年可节省400万公斤炼钢原料,相当于节省了一千多万的成本。

在马云挥出“新制造”大旗前,阿里云实际上早已开始默默布局,而在之后的数年内,新制造也将会是阿里巴巴的战略侧重领域。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