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下 中国移动如何确保利润增长

C114通信网 中字

5G发牌不久,国资委便举行2019年度和2019-2021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仪式。中国移动等20家企业签订责任书,2019年度合计净利润目标较上年增长12%。

这意味着,今年,中国移动面临着提速降费、5G建设投资及确保利润增长三座大山,而如何跨过这三座大山,则无疑考验着中国移动经营智慧与财务能力。

利润增幅下降已成常态

事实上,自2015年国家提出提速降费概念以来,运营商利润增幅下降已经成为常态,甚至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财报显示,中国移动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下降8.3%,2018年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3.1%;而在更早的2017年,中国移动实现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5.02%。

中国移动个人移动用户ARPU值也从2017年的57.7元降低到2018年的53.1元,今年一季度ARPU更是降到50.3元。

在今年国家提出新的提速降费要求,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这意味着今年的单比特利润将继续降低。

同时,5G发牌意味着投资增长,虽然之前中国移动提出今年总体资本开支计划不会超过2018年的水平,5G投资不会是重点。但发牌后,中国移动提出将在9月底前在全国40个城市提供5G服务,并且还启动了金额近200亿元的2019年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集采工作。

不仅要提速降费,而且还要确保5G建设进度,中国移动今年无疑将在运营、资金、市场策略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

担当重任

在面对这些利润增长不利的条件下,中国移动仍旧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上签字,这显示了一家央企的责任担当。

事实上,中国移动已经多次肩负起市场与产业重任。在市场上不仅提供了全球最大的2G、4G网络,还让4G信号覆盖到珠峰、南沙,并且还积极响应提速降费,将利润让给消费者。

在产业上,作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品牌价值位居前列的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在完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TD-SCDMA发展重任、推动我国主导的4G/TD-LTE实现全球规模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在全球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推进5G发展。

中国移动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牵头32个关键标准项目、居全球电信运营企业首位,牵头开展的5G网络架构标准成为首个中国公司主导制定的全球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同时,发起设立5G创新产业基金,推动我国力推的中频段5G产业成为国际主流。5G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在5个城市开展网络规模试验,其中在杭州开通了全国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5G基站和5G/4G双模基站;在12个城市进行了5G业务示范试验网建设,围绕31个应用场景建设5G应用示范。5G应用创新方面,成立5G联合创新中心,建成22个实验室、汇聚400多家成员,成为国际领先的融合创新平台。

同时,中国移动还积极完成了百万余座存量铁塔的交接工作,帮助中国铁塔更好地实现了共建共享。这让我国实现了同时拥有了三张全球最大规模4G网络。

回顾发展历史,作为2000年才正式成立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无愧于自己央企的身份,勇于承担重任,并能交出优异的成绩单。

相信此次,中国移动作为签署经营业绩责任书的通信行业唯一央企,依旧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抓住5G机遇 广开财源

事实上,确保利润增长,一直是中国移动考虑的重点,并多次在财报中强调,要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在近期的一季度财报中,中国移动便表示,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保证资源的精准与高效投入,平衡好短期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进行业务转型与动能培育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为此,中国移动提出将聚焦“三新”,即新驱动、新价值、新活力。新驱动上,中国移动将加快5G规模部署,试商用推进速度确保行业领先;引领5G应用创新,加速跨行业应用融合创新;全面推进网络转型,加快向提供“连接+计算”服务转型。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中国移动一直积极推动5G发展,全力促进5G标准的制定、技术的成熟、商业的应用、生态的构建。下一步,中国移动将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推动转型发展,围绕“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坚持公众客户市场与政企行业垂直领域并重,实施5G+计划。

新价值上,中国移动将拓展增收来源,借助业务全量融合、政企拓展、加速国际化等推动新增长,与此同时打造新零售和智能硬件业务新板块。另一方面,通过IT智能化手段、资产盘活利旧、关停低效无效营业厅店等,推进降本增效。

新活力上,借助中国移动被选定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契机,中国移动进一步深化机制改革、开放合作和创新激励,并在子企业层面深入推进“双百行动”,持续提升组织活力。

(作者:张海龙)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