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互联网的诞生让这句老话成为现实。打开手机、电脑,通过互联网就能知晓天下大事。可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构建的?绝大多数网民对此知之甚少。
如今我们上的这个互联网,英文名为 Internet,直译过来就是国际性网络,全球各地都可以做到互联互通。我们所在的星球,拥有五大洲四大洋,包含二百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不乏斐济这样的太平洋岛国。互联网如何做到全球用户互联互通的呢?关键在于海底光缆,它是全球各大区域网络连接的主动脉。
一条条海底光缆横跨大洋,可以说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大约 400 多根深埋在海床下的光缆,构成了当今国际互联网的主干,承载着世界上 95% 以上的互联网信息传输。由于铺设海底光缆涉及深海作业、光学传输等多项尖端科技,有能力建设海底光缆铺设的国家屈指可数。
在国内,中国电信拥有一支建制完整、能全面承担国际海缆建设和维护的团队。旗下“天翼海工”号海缆铺设船,铺设的海底光缆总长度已经超过 100 万公里,直达全球 30 多个国家。
01
从海底电缆到海底光缆
海底光缆,又叫海底通讯电缆,早期的海底通讯电缆用于电报通讯,在那个有线电报时代,海底通讯电缆成为上世纪初信息传递最为快捷的方式。在海底通讯电缆诞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电缆技术持续进步,现代通讯电缆已经用上光纤技术,因此统称为海底光缆。
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于英法之间,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海底,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开设了一条电缆线路。国内第一条海底电缆电报线路有丹麦公司大北电报铺设,从香港到达上海,于1871 年 6 月 3 日开始收发电报。
早期的海底电缆一般由导线绞合,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通信能力有限,仅能发送摩尔斯电报密码,且每天收发数量有限。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用上了同轴海底通讯电缆,小同轴可以容纳 24 条通路,中同轴 120 路,大同轴 1920 路。每一路就意味着每一条通话线路, 1920 路意味着允许 1920 对用户同时打电话。
现代互联网社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使用打电话、聊微信,区区 1920 路线路似乎不值一提,可在上世纪 70 年代,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进步。再往后,就到了通讯光缆时代。电缆的核心在于铜导线、铝导线,而光缆的核心为光纤。光缆的内部是玻璃纤维,以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在实际运用中,光缆比铜线、铝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