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4轮融资超3亿!这家光通信黑马照亮“星链梦”

OFweek光通讯网 中字

近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携千帆星座的首批18颗商业卫星划破天际,标志着中国自2018年启动的“星链梦”正式迈入规模化组网的新纪元。

与此同时,在太空光通信领域,一颗璀璨的“新星”——蓝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蓝星光域”)也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高光时刻。

8月7日,蓝星光域(LaserLink)官方宣布成功完成近1.5亿元人民币的B1轮融资,由深创投、普华资本、拓丰资本及春阳资本等重量级投资机构联合注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星载激光通信”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生产线扩张及后续研发创新,进一步巩固其在激光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激光通信终端的研发与生产,为商业航天提供高效、可靠的激光通信解决方案,覆盖了精密光机载荷整机及组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链条。

凭借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近年来蓝星光域收获了众多关注。

作为激光通信领域的佼佼者,蓝星光域自创立以来,已顺利完成Pre-A轮、A轮、A+轮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小苗朗程、千乘资本、信熹资本及元禾辰坤等众多知名投资方的青睐。2年4轮融资的节奏,足以证明其强大实力。

技术优势强大: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应用

技术优势方面,公司具备自研的双端模拟建链软/硬件平台,是行业内首家具备标准化测试/认证能力的实验室,拥有星网测试唯一使用的综合测试平台。这些能力帮助公司实现了近30%的成本优势和百台套批产能力。

蓝星光域是全国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全场景空间激光通信载荷研制能力的公司,产品覆盖星载、机载、陆载以及为航天国家队提供核心光机部件。

公司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实现星间激光通信载荷在轨验证的商业化。

技术创新方面,蓝星光域不断突破,其第三代激光通信终端Z3今年6月已在轨完成第一阶段试验,实现了星地双向建链,为后续星间1G及星地40G超高速通信验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最新一代星间激光通信终端Z4,则以轻量化(终端总重量小于7kg)、小型化(整机高度117mm)及指向范围广的特点,支持星-地、星间等多种复杂通信需求,通信速率高达20Gbps,基本覆盖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全部应用场景。

随着常熟智能批量化生产试验基地今年下半年迎来投产,蓝星光域将实现空间激光通信产品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与测试,为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快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

人才为基:实现了技术产品100%自研自控

人才团队是蓝星光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2018年初,蓝星光域初始团队得以组建,在上海杨浦区成立研发中心。

公司的创始团队具有深厚的航天精密光学载荷技术基础,具备基础科学、产品架构、工程化全链能力。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中科院、哈工大、海外高端学府,拥有航天体系科研院所的多年工作经验或企业大厂的工作经验。创始人有国家级航天项目研发设计工作16年的工作经验,包括探月工程、载人航天、量子卫星、火星探测等十余项。

另外,公司拥有光、机、电、热、可靠性以及工艺实施等各专业人才,可以独立完成自主航天、航空级精密光学结构组件的生产、研发和工程管理。

这样的团队班底,使其不仅实现了技术产品的100%自研自控,还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与快速迭代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据悉,团队掌握了激光通信链路和组网技术、终端总体技术、捕获跟踪技术、地面等效测试验证技术等。在光信号快速捕获和稳定跟踪方法、窄光束捕跟快速切换和动态校准方法、空间网络地面动态测试演示验证方法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商业化驱动:打造全场景激光通信生态体系

在市场需求方面,今年包括星载激光通信在内的商业航天,已与低空经济一同被列为新的增长引擎。在此背景下,左手“大飞机”,右手“卫星互联网”成为了航天航空领域的豪华配置。

低轨卫星行业预期在未来几年有较大增长机遇,经过多年技术沉淀将迎来爆发增长。激光通信既是星间全球化组网的必要产品、也是低轨卫星的高价值核心组件。

蓝星光域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完善的生产体系及强大的团队支持,已实现在轨验证、商业化进度领先——已连续三代星载激光通信产品均采取订单驱动的模式。

未来,公司预计将围绕空间激光通信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引领空间激光通信产业不断变革。据了解,自2021年成立以来,蓝星光域每年的订单增长量都近200%,去年营收已超过千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