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郭平与新员工座谈:华为如何支撑到今天?(附座谈全文)

C114 中字

  日前,华为轮值CEO郭平在与新员工座谈时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成长,现在加入华为是正当其时。

  在座谈会上,郭平详细回答了部分新员工的疑问。郭平指出,华为能够支撑到今天,主要受益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深淘滩、低作堰的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在谈到外界认为在华为工作辛苦时,郭平说,“你要吃饭就要做工,没人为你做马牛”,“如果你希望每天聚会开PARTY,轻轻松松地还能挣很多,那么我怀疑你来错了地方。”

  郭平还谈到了华为的业务流程和胶片文化,他建议大家将重点放在关注客户上,做有助于加强沟通的事;如果是为了应付内部不停的汇报,就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提供替代,而不需要专门去制作胶片。

  运营商业务是华为起家的根本,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华为持续向前的强大推力。在谈到这两块业务时,郭平认为,企业业务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万亿美金,而企业业务现在一年收入才40亿美金,离期望的空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至于消费者业务,华为的目标市场也不只是在中国,而是全球,希望华为能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竞争者,缩小与苹果的差距,尤其是在赢利能力上的差距。

  郭平在发言中还指出,诚实劳动,胜任工作,贡献大于成本,就是华为的合格员工。“在华为持续工作,前提是能胜任工作。公司期望有更多的优秀员工脱颖而出,胜任更多的工作,在华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下为座谈会全文:

  各位新同事大家好,我代表公司欢迎大家加入华为大家庭。我算得上是最早加入公司的一拨人,在公司做过许多岗位,随着公司业务的成长,我个人也在不断成长。期望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各位坦诚交流。再次欢迎大家的加入,各位加入华为正当其时。

  问:公司一路风风雨雨,您认为支撑公司走到今天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郭平:第一,以客户为中心,大市场孕育大企业。回顾一下历史,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是无知者无畏,跳进来以后才发现通信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与残酷。

  当时,中国的电话普及率大约1%,华为抓住了这样的发展机会,从最早的程控交换机扩展到传输,再到无线,以及再后来的终端、企业业务,并由中国发展到全世界,实现了70亿人的联接。未来全联接世界,1000亿人和物、物和物的联接,基于此我坚信各位加入华为正当其时。只有大的市场空间才能孕育大企业,只有大的发展机会,公司才能不断发展。在公司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也更有机会。

  第二,深淘滩、低作堰。在华为早期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犯了一些错误。在上世纪90年代,家里装一台电话必须要交5000块钱,还要提前九个月申请。那个时候为什么是5000块钱呢?因为当时每一线交换机西方公司卖500美金,华为自主研发,我们卖十万线就可以挣很多钱了,把挣来的钱投入研发,而且是长期持续地投入,我们起来了。对手追求太高的利润率,给了我们生存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强调华为为客户服务,就是要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这是我们从别人的教训里学到的宝贵经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以奋斗者为本,基于责任与贡献的回报机制,获取分享制。华为全体员工群体奋斗,共同努力抓住机会,同时也分享公司成长的利益,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问:来培训之前,我很高兴地告诉一个朋友我要来华为。他说,华为十六万人创造的利润和互联网公司两万多人创造的利润差不多,而且非常辛苦。当时感觉没有太有力的东西去说服他。请您谈一下您的看法?

  郭平:是不是你们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有句古话叫“你要吃饭就要做工,没人为你做马牛”。大家进入华为,在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期望自己获得一个好的回报。如果你希望每天聚会开PARTY,轻轻松松地还能挣很多,那么我怀疑你来错了地方。

  我们没办法去跟哪一家公司比较好坏,华为存在的价值是消除数字鸿沟,使得曾经在中国及全球其他地方少数人才能用得起的通信工具,到现在人人都用得起。在对他们服务的过程中,华为也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未来世界需要更多、更宽、更好的联接,在实现这个愿景的过程中华为也能获得更好的盈利能力。

  我们所进入的领域是必须进行深度研发投资的,需要给客户提供非常良好的服务,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最近这些年,华为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是靠我们对技术、对市场的深度投入来获取的。华为的发展,从来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可以依靠,所有的资源全部在人的脑袋里,华为是一个智力型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是跟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竞争,都是神一样的对手。面对未来,华为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效益,并更好地与员工分享。希望每一个员工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并获得比社会上要好且好不少的回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