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探析
某种程度上说,NB-IoT是被中国通信业“催熟”的。NB-IoT在2016年6月冻结标准从立项到协议冻结仅用时不到8个月,成为史上建立最快的3GPP标准之一。工信部则下发了《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要求NB-IoT基站数到2017年末达到40万个,到2020年达到150万个。
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启动规模建设后,中国联通也在今年完成了30万NB-IoT基站建设,并没有实质性落后,处于同一起跑线。有了基站,有了网络,就能开展应用。问题在于,行业对NB-IoT有多大的接受度?中国联通本次300万的招标量,又将如何消化?
上述匿名人士认为,从2018年的应用推进来看,300万绝对一个巨大的数字。“各家的需求应该都上了百万级,但总量预计在600万左右。一家大型燃气公司可能需要1万个终端,300万的量,就要找几十个这样的客户。目前来看,全面落地很难。更有可能的,是一个分签的框架性协议,向行业表明姿态。”
赵小飞也认为,烟感、消防等行业可能对NB-IoT终端有较大的需求量,而水务、燃气等行业,终端替换的生命周期较长,即使中意NB-IoT,也不可能很快就全面替代,这需要一个过程。
一位模组厂商人士对C114表示,去年中国电信签下的50万订单,实际上也是到了今年才全部消化完成,用了大半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厂商对于产品的性价、运营商对于行业应用的推广,也更有心得。因此,不用太介意中国联通这笔订单的释放进度,重要的是能够抢到多少订单,提前“卡位”。
产业链探析
既要抢下大额订单,又要大量备货面对不可预测的进度,还要压缩成本,这对模组厂商的运营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多位受访人士均认同,NB-IoT模组厂商将出现强者恒强的状况。小厂商一般会偏向保守,难以承受大量预先开支的风险。
据C114了解,目前国内主流的模组厂商,毛利率普遍较低,成本压力都很大。不过,高新兴、日海智能等上市公司在去年强势介入这一领域,通过收购等方式迅速做大规模,并利用上市公司的雄厚资金实力化解风险。这两家公司预计将是中国联通本次招标的有力竞争者。
尽管不看好今年能够大规模应用,但受访人士均对C114表示看好NB-IoT的产业前景。而且从成本来说,NB-IoT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赵小飞认为,GSM模组经过十年时间,规模化效应推动下带来成本降低,比如直播星在短时间内达到上亿的需求,以超大规模迅速降低了成本,从相对高位价格降到了20块以下,从而具备了很高的性价比。NB-IoT模组降到GSM模组价格,理论上是可行的。
NB-IoT目前的应用规模,在吃掉芯片、工艺成熟的成本下降红利后,难以支撑进一步大规模降价。因此,规模应用和成本下降,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联通本次招标,对NB-IoT产业链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对厂商来说则需要在拿下巨额订单的同时,注意防范低利润率带来的风险。
中国联通本次大规模招标,还透露出另一个隐含的信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会有大量需求。预计中国移动2018年新增1.2亿个物联网连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新增6000万个,这其中NB-IoT将占据重要位置。能够借势形成规模效应,将是NB-IoT模组厂商未来几年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