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工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公司相关业务问题作出回复,具体内容如下:
问:能否再介绍一下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从去年5月完成改制后,在产业布局、研发投入等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效推进,整体焕发出较大的活力和动力。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8.51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7.2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91%,扣非净利润6.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8%。净利润略有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同期确认的投资收益较高为3.14亿元,今年仅为1.48亿元,其中去年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为1.89亿元,今年仅为1.39亿元。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问:前三季度投资收益情况?
答: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确认投资收益1.48亿元,主要是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联营企业净利润形成的收益,全资子公司华工投资通过东湖华科基金和东湖华科管理公司持有长光华芯股权,长光华芯于2022年4月1日上市,公司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确认投资收益3.14亿元,主要来源两方面:一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工投资转让云岭光电部分股权形成的收益;二是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联营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形成的收益,其中主要是华工投资持有32.5%股权的华工创投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
问:公司的毛利率如何提升?
答:公司前三季度毛利水平较去年全年整体有一定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智能制造业务方面,高功率产品毛利水平显著提升,主要通过推进产品向高端,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第三代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机等高端装备的开发,不仅带来业绩增长,也有效助推毛利水平提升;二、联接业务方面,随着高端产品的导入,高端光模块以及数通产品的份额不断增加,以及产品国产化率提升,对毛利率提升都有一定贡献;三、感知业务方面,随着PTC业务规模不断增长,规模效应凸显,毛利水平会逐步提升。
问:传感器业务今年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答:传感器业务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公司在保持温度传感器在大白电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的同时,提前布局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公司的车用传感器产品已进入蔚来、理想、上汽、东风等大部分国内主流车企及造车新势力。
新产品方面公司在家电领域拓展了小家电的感温、加热、防干烧等产品,汽车领域针对新能源汽车快充开发了适用于高电压的PTC芯片,保证我们的产品高压环境下也可以应用,开发了车用压力传感器,应用在汽车的空调管路、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方面,此外还有充电枪感温的NTC,国家电网的测温类NTC产品等。
传感器产品结构从去年年报来看,家电占约7成,汽车电子占约3成,今年预计可以达到各一半。去年传感器产品整体销售规模有15亿,今年三季度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增幅比较明显,并且目前在手订单充裕,预计今年全年能够保持30%以上的增长。
问:正源数通业务海外市场需求是否扩大?
答:今年正源高端光模块以及数通产品的份额增加,100G-400G产品批量发货、800G新品推出,数据中心光模块在互联网企业销量增加,对正源毛利率提升起到了拉动作用;第二,单通道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也对毛利率提升有一定贡献;第三,公司加大研发投入,400G、800G硅光产品在海外市场逐步开拓市场,一旦形成规模效应,我们就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并抢占市场第一波的风口。
问:激光业务是否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答:当前宏观经济压力加大,激光行业竞争激烈,与同行相比,公司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在不同的赛道上进行布局。公司寻求蓝海市场,依托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激光机器设备销售,沿着“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数智化”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行业渗透,目前已在桥梁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建材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形成标杆案例,充分发挥了公司在激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问:公司联接业务未来发展分析?
答:公司在巩固光模块主业的同时,基于“光连接”+“无线连接”战略不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目前公司产品涵盖了数据中心、无线/传输、接入、网络终端、家庭终端、光学等7条产品线,业务更加丰富多元。基于上述战略的实施,公司业务横跨有线和无线,从光模块延伸到智能终端并跨出通信业,积极向新能源、车载光学等行业布局。
在产品结构中,无线小站产品占有较大的比重,今年第三季度,因受下游大客户开标时间延期影响,无线小站业务单季度收入规模较前两季度有一定下降,也影响了公司整体增速。但是我们预计该产品能够在第四季度迎来交付的高峰期,我们对于全年的出货量预期保持不变。
问: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改制后公司设立了中央研究院,制定了“逐步实现集聚整合创新要素、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支撑行业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发展目标。
成立以来,华工科技中央研究研究开展了多项工作:对内,开展专精特新产品规划、IPD管理变革、知识产权统筹管理、研发人员能力评估等工作,推动公司研发能力建设、核心竞争力提升;对外,开展组建“智库”工作,与各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咨询公司、各领域专家密切联系,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交流活动,解析国家政策、分析行业发展、开展专项培训,分析行业、技术发展,共同解决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