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美团都曾表达过不想、不急于上市,但没人信,所以在盘点“未上市科技巨头”时会被列入。任正非说“不上市”,人们真信了,于是华为被故意漏掉。
其实,华为才是全世界非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巨头,蚂蚁金服暂时难与之争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说“华为营收是腾讯的2.5倍,市值应为8万亿港元”,华为是硬件公司,腾讯是互联网公司,怎能按相同的市盈率、市销率估值?
2018年华为营收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年报尚未公布),智能手机出货量2.08亿部,居全球第三。本文简单分析华为的估值,算是抛砖引玉。
日益倚重2C业务
2017年,华为营收6036亿,较2006年增长809.5%,年均复合增长率22.2%。
2007年华为营收增速达41%,受美国次贷所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华为增速迅速下滑,2009年跌至19%。2011年反弹到22%之后,华为又度过了艰难的3年,营收增速在10%上下;2015年、2016年,华为再度迎来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37%和32%;2017年急速回落到16%。
2018年上半年,营收3257亿,同比增长15%,预计全年营收将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2010年之前,华为将营收分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建造合同三块。2009年,三者在营收中的比例大致为77 : 13 : 10。
从2010年开始,华为将营收重新分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块。
2010年,运营商业务收入1458亿,占营收的80%;2017年运营商业务收入2978.4亿,较2010年翻了一倍,但是占营收的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
2010年,消费者业务收入309.1亿,占营收的17%;2017年消费者业务收入2372.5亿,较2010年增长667%,占营收的比例首次接近40%。
2015年、2016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速达到20%以上,2017年回落到3%,跌幅触目惊心。
消费者业务迅速崛起,2015年增速达67%,2017年回落到32%,情况不甚乐观。
企业服务增速尚可,但由于基数小,对营收增长贡献有限。2016年,华为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但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
同年,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和43%。
到了2017年,消费者业务贡献率达到70%,运营商业务只有9%,这种局面或许会成为常态。
华为消费者业务既是强劲技术积累的自然延伸,也是分散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2017年,消费者业务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70%,2018年、2019年或许会更高。
日进斗金不算什么
华为运营商业务毛利润率稳步提高、逐步接近极限值,但在营收中的占比亦逐年下滑,新兴的消费者业务毛利润相对较低。
多重因素作用下,华为毛利润率拐点出现在2014年,为44.2%,绝对金额达1275亿。此后逐年下滑,2017年跌到39.5%,但绝对金额达2381亿。
华为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路由器、机顶盒等产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手机。
2013年,华为消费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为1.28亿部,其中智能手机5200万部。
2014年,华为消费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微增至1.38亿部,其中智能手机7500万部。
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亿部,财报从此不再披露消费电子产品的整体出货量。
2018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9500万部,全年出货2.08亿部,居全球第三。排在华为前面的三星、苹果出货量分别为3.14亿部和2.25亿部。按照这种趋势,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越苹果,稳居全球第三。
2013年,华为净利润超过210亿,2017年达475亿,净利润率7.9%。与毛利润率一样,净利润的拐点也是2014年,该年净利润率接近10%。
一般情况下,2C的业务需要更多的市场费用,从“2B一家独大”到“2B+2C混合”,市场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会明显提高。